“一個單位可能沒有夠得上后三種形態的黨員干部,但如果連‘紅紅臉、出出汗’的也沒有,一把手的擔當體現在何處?”近日,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區委書記羊維達在全區作風建設大會上說。
今年上半年,該區紀委在調研時發現,一些單位在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上,“紅紅臉、出出汗”做得不到位,存在問題不會找、尺度把不準、面子拉不下等問題。
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區委制定《關于運用監督執紀“第一種形態”的實施細則》,進一步強化履責擔當,解決“不想談”的問題。并對上半年履職不力、第一種形態“零報送”的16家單位黨委書記、紀委書記進行了約談。
對符合第一種形態的問題線索及時轉交基層黨委、紀委辦理,解決“無事談”。今年以來,區紀委共轉交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線索58件,督促基層約談65人,實現了問題線索“零暫存”,鄉鎮、部門談話誡勉工作覆蓋率達100%。
與此同時,區紀委班子成員對照實施細則,與基層黨委書記、紀委書記、分管領導一起約談當事人,解決“不會談”。
今年5月,某街道財政所人員違反規定公款吃喝被舉報,區紀委對6名黨員干部進行調查,并啟動“一案雙查”工作。“你認為你是好心,實際上你卻害了他們,當書記的就應該有‘婆婆嘴’,常念‘緊箍咒’。”區委常委、區紀委書記朱金南對該街道主要負責人誡勉談話時言辭懇切。
截至11月,全區共提醒談話、誡勉談話129人次,同比上升223.1%;立案查處黨員干部237人,同比增長67.3%。